锐科技 资讯 从西北土雕到南海沙雕:沙雕艺术赋能景区文旅新体验

从西北土雕到南海沙雕:沙雕艺术赋能景区文旅新体验

沙雕艺术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如今已成为全球流行的“大地艺术”形式。近年来,随着国内文旅产业的升级,沙雕艺术逐渐从单纯的观赏性展览演变为集文化传播、互动体验、IP塑造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项目。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雕塑技法,而是结合光影、互动装置、数字科技等创新手段,打造更具沉浸感的文旅体验。而在这其中,胡开林、王靖两位沙雕艺术大师牢牢抓住沙雕技艺的可塑性、互动性和环保性,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同时也为景区注入了新的文化。

5ceeaf2e1490919714ee9865b5cc7353.jpg

用艺术重塑自然,让每一粒沙都讲述故事

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一座长达150米、高60米的巨型土雕作品《甘肃风情》巍然矗立于榆中县李家庄村,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土雕景观,目前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这座由艺术大师胡开林主导的土雕作品,以敦煌飞天为主题,融汇丝绸之路、黄河文化、农耕生活等八大甘肃特色元素,将艺术与自然完美结合,为当地文旅产业注入全新活力。

0b468a2cf9a7cb9e7b019ead9e15b1e1.jpg

胡开林,作为国内沙雕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并创办了深圳市美美美艺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美与美彩绘雕塑有限公司,把雕塑和彩绘结合在一起并服务于各大景区,其作品以细腻的雕刻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在榆中土雕项目中,他带领团队克服了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质条件,采用专业胶水加固,确保作品在五年内不受风雨侵蚀。这个创新有效解决了大型户外雕塑的耐久性问题,同时也为土雕艺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了解,《甘肃风情》雕塑群分为多个主题板块:飞天乐女衣袂飘飘,仿佛从壁画中翩然而下;嘉峪关城楼巍然耸立,再现边塞雄风;驼队商旅穿梭于丝绸古道,仿佛传来悠远驼铃。更令人称绝的是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拉磨的小毛驴肌肉线条分明,憨态可掬;劳作的老农皱纹里刻满沧桑,瞬间勾起游子乡愁。而白塔山、兰州拉面、奔腾黄河、羊皮筏子等特色元素,则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联起一幅生动的西北人文图鉴。当阳光掠过山脊,这些土雕的肌理更显层次分明,既有敦煌艺术的瑰丽神秘,又饱含黄土地的质朴温度,堪称传统技艺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

da2fe8f5e760d72a8b7ee83842bffc05.jpg

用科技赋能艺术,让沙雕艺术焕发时代风采

与胡开林不同,王靖的沙雕创作更注重跨界融合与创新表达。在2024广州潮州力诚景区汛洲岛举办的第一届汛洲岛沙雕艺术节上,王靖与胡开林合作的主创作品利用沙子的流动性塑造动态海浪效果,赋予传统题材现代艺术表达。

微信图片_20250506121301.png
微信图片_20250506112007.jpg

王靖的另一项创新是在沙雕展中融入灯光艺术。第一届汛洲岛沙雕艺术节上,王靖带来的核心作品通过现代的灯光技术,使其视觉上具有更强的立体感,打造了梦幻般的沙雕作品,白天是传统的沙雕群像,夜晚则通过投影映射技术,呈现深海鱼群游弋、珊瑚发光的奇幻场景,成为夜游经济的亮点。这种“日+夜”双模式展示,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也提升了景区的综合收益。

微信图片_20250506092702.jpg

值得一提的是,胡开林,王靖在2025三亚湾沙滩艺术共创活动”在三亚湾沙滩举行,融入黎族文化元素。他们巧妙利用沙子的流动性,塑造出游艇、沙雕趣味表情包,还有目前流行的申公豹和一些网络热梗趣味小动物等意象,使作品既具有艺术观赏性,又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他的创作理念强调“沙雕不仅是雕塑,更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每一件作品都力求讲述一个故事,让游客在观赏中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50506105758.jpg

传承历史技艺,传播沙雕艺术的魅力

沙雕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视觉震撼,更在于它对文旅产业的创新赋能。当前景区普遍面临景观同质化、游客体验需求升级的挑战,而胡开林、王靖的沙雕艺术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大型沙雕的景观震撼力远超普通雕塑,如胡开林的潮州汛洲岛沙雕展,凭借15米高的主雕成为社交媒体传播热点。其次,沙雕可以成为地域文化的现代表达,如王靖的作品中就结合了潮汕信仰,让游客在艺术中感知地方文脉。

未来,胡开林、王靖等艺术家的探索,正为文旅产业的艺术化转型提供新的可能性。当传统神话遇上现代创意,当自然沙土遇上数字光影,沙雕艺术正在书写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锐科技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uikejiw.com/news/5911.html

畅享三亚 海岛狂欢—2025中国家庭帆船赛三亚站盛大开幕

领跑美业形体新蓝海&汇成孙多勇跨年演讲 桃花面体雕针助力整形机构搭建形体业绩良性增长体系

返回顶部